健康教育

【钱江晚报】国庆前回了趟老家玩,杭州阿姨突然高烧不退住进ICU

日期:2023-10-10 访问量:3487 类型:健康教育

近日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然而,家住杭州良渚的王阿姨(化名)却在一次出游后吃尽了苦头。

VCG211272768208.jpg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王阿姨说,自己刚开始只是出现发热、浑身酸痛等情况,以为是感冒或者“复阳”了,就去买了些感冒药吃,但过了几天症状不见好转,体温倒是越来越高,精神也日渐变差,在当地做了输液治疗也不见好转。感觉到问题严重的王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因为发热原因未明,收住感染性疾病(肝病)科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王阿姨仍然高烧不退,且伴腹泻,食欲极差,胸闷,乏力。检查发现其炎症指标不高,反而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心肌酶学、肝肾功能指标明显异常,出现高乳酸血症,病情进行性加重。

感染性疾病(肝病)科医生仔细询问了王阿姨的相关病史,患者和家属否认近期有外地旅居史,新冠和登革热的可能性也都一一排除。由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已经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病情危重,感染性疾病(肝病)科立即请重症医学科主任林乐清会诊。

林乐清在了解了患者病情后,马上为王阿姨进行体格检查,认真询问病史。家属起初表示王阿姨一直在家带小孩,没有去过外地,当林乐清提醒他们是否去过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如千岛湖之类的时候,王阿姨的儿子才说:“我们是千岛湖人,大概2周前回千岛湖老家待了几天。”“千岛湖”这个线索出来后,经验丰富的林乐清心里更有底了,因为“千岛湖”属丘陵地带,植被茂盛,生态良好,户外的各种昆虫自然也不少。考虑到近年有零星“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报道,林乐清当即建议送标本到疾控中心,同时送特殊病原学基因检测筛查“新型布尼亚病毒”。

当天,疾控中心的“新型布尼亚病毒”PCR检查报告阳性;次日,王阿姨的血NGS筛查结果显示仅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且序列数高达8万条!至此,折磨了王阿姨十多天的病因终于找到了,正是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因为已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王阿姨被迅速转入ICU进行有效的对症处理及积极的脏器功能保护。

虽然王阿姨始终未能明确回忆起有无昆虫叮咬的情况,但由于该疾病通过蜱虫叮咬,具有血液传播性,故在ICU内将王阿姨安置在单间病房,由专人做好防护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千方百计鼓励患者建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在ICU的一个多星期时间里,经医护团队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王阿姨逐渐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状态一天天好起来,同时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逐渐恢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也逐渐好转起来,顺利转出ICU。

VCG41171137658.jpg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据林乐清介绍,很多人并不熟知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是一种新发传染病,该病好发于山区、丘陵,主要为蜱虫叮咬所致,也被称为“蜱虫病”。该种病毒可感染牛、羊、犬等脊椎动物,主要在春季和夏季发病,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特异性,发病时多有发热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周身酸痛不适等症状,起病急、病情重,早期与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相似,很难及时做出诊断,容易误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减少,此时患者机体免疫极差,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同时伴多脏器功能损坏,且病毒载量越高,病情越重。”

据悉,蜱虫一般在4月到10月出没,当前正是它的活跃期,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牧场、草原、山地等环境中都很常见。蜱虫的头部有倒钩,会紧紧勾住皮肤,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林乐清提醒,喜欢野外游玩的人群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玩耍,出行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穿凉鞋,做好防蚊防虫等措施。在野外一旦发现有这种虫子叮咬,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