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潮新闻】食道内长出个枣子大小的“肉球”,屡次碰壁的她在这里找到了希望

日期:2024-01-29 访问量:2913 类型:健康教育

“对不起,我们这里做不了…”

“我这里建议你外科手术。”

“你再去其他医院问问吧。”

刚刚30出头的丁女士(化名)这一年来在好几家医院吃了闭门羹,她的心也在一次次咨询是否能手术后逐渐沉入冰冷的水底。自从查出自己的食管里有一个3.0*2.5cm跟枣子大小的一个粘膜下隆起的肿物以后,她的神经一天都没有放松过。更何况,这一年来的进食哽咽感越来越强,吃东西都变成了一种痛苦。这个粘膜下的肿物像是一个小怪兽一样一直挠着她的心,占据着她的脑:这会是个什么肿物?良性还是恶性?已经超过2cm了还是要切掉的吧?.......

不想在身体上留疤的丁女士希望能通过微创手术将这个肿物切除,可是由于肿物紧贴甚至压迫了胸主动脉和气管,医生们评估后都认为风险太大,术中极易出现大动脉大出血危及生命或引发胸腔内感染,纷纷婉拒了丁女士。

如果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那就需要开胸,开胸还要切断肋骨……这其中的痛苦与绝望,丁女士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就在这时,丁女士了解到杭师大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国栋主任医师擅长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术)治疗技术,又燃起了希望,于是她又带上了资料,来到了李国栋的专家门诊。

经过仔细的阅片和再次胃镜下的评估,李国栋主任联合了胸外科叶波院长进行了MDT讨论(多学科团队讨论),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丁女士食道内这个肿物适用于“小地鼠钻隧道”式的“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术)”。在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其中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并获得家属的理解和接受后,李国栋团队开始了这一场难度极高的STER手术。

手术紧紧围绕着“细腻”二字开展,从隧道位置的确认、隧道的建立、到逐步直达瘤体、完整剥离瘤体(瘤体位于食管肌层及黏膜下层,保留了部分肌层),整个术式如行云流水,真正做到了以最小的创伤,剥离了最完整的瘤体。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术后丁女士也恢复的很快,第二天就基本没有不适感,体表也没有任何疤痕。

出院前的丁女士一扫来院时愁容满面的状态,乐呵呵的送来了锦旗,拉着李国栋的手再三表示感谢:“感谢李主任为我放手一搏!也感谢李主任细心精湛的技术!”

据李国栋介绍,对于丁女士的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其实并不少见。今年一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已开展了10余台高难度的内镜下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切除。而STER术作为一种消化内镜下新兴术式,其优势一目了然。

手术原理:利用消化道粘膜和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间建立隧道,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实现手术的微创性和完整性。

适用情况:病变较大的食管粘膜早癌,食管、胃食管结合部、胃窦等部位的粘膜下病变。

手术优势:创伤小,恢复快,能显著降低继发性感染、消化道瘘的风险。因其保留了消化道的完整性,提高了有效性和安全性。